【广东卫生在线】广东医护“火力全开”,持续派员支援广州大筛查

2021-06-02
今日(5月30日)凌晨
广州市海珠区、越秀区
接连发布全员核酸检测的通报
范围再次扩大
广东医护“火力全开”
持续派员支援多地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派出的100人支援队在佛山开展工作的同时,再组建百人团队加入越秀检测工作。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5月30日早上9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派出100名医务人员分别到12个采集点开展支援工作。据了解,该院将派100名队员前往黄埔采集点支援。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在还未接到上级和属区指挥部通知之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迅速行动,医院党委紧急集结,全体职工停止休假,主动向属地的海珠区卫健局请战,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截至5月30日上午11时,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共集结205名党员干部职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月2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动方舱新冠核酸实验室运往佛山安装,经过几个小时的安装调试,当晚即投入使用。


▲29日下午在敦厚釆集点,狂风暴雨骤至。采集完成后,余秋华护士打伞护送群众离开现场


5月30日上午,中山一院再次迅速组建80人核酸采样医疗服务队支援越秀区核酸检测。


▲队员们在防护服写上“无敌中山医”



▲物业保安帮忙搬运物资、送医疗队员快速到达各个核酸采样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5月29日下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逸仙铁军”再出发,派出一支核酸检测支援队及“移动方舱实验室”支援佛山核酸检测工作。

据了解,“移动方舱实验室”是一辆13.7米长的移动核酸检测车,通过“就地采样、就地检测”的方式,日检测量可达到3000-5000人份(10比1混采可达3万-5万人份)。样本进车后2-2.5小时即可出报告,可以节省核酸样本的运送时间,比送到固定实验室检测要节约1-2个小时。预计将在五天完成140万人的样本检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5月30日上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派出121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应急核酸采样队伍,分为6支队伍,与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一起,前往12个社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其中广东省人民体育馆是最大的采集点,每小时可完成样本采集超4000份。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州加油,光华加油!”5月30日8点,响亮的呐喊声从陵园西路传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一批应急核酸采样队员集结出发。应越秀区防疫指挥部紧急通知,该院全天分三个批次共400余人次,支援越秀区8个社区的核酸采样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5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再次接到派员支援白云区核酸采集任务,医院立即安排10名医生、55名护士、7名医务人员,共72人于当天下午2点奔赴现场支援。据悉,出发前医院对医疗队人员进行了采集技术的强化培训,这批人员将分散在白云区6个点开展支援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5月29日下午4时,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到通知后,医院各党支部、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并提交请战书,一小时内迅速集结了一支60人采集队奔赴海珠区沙园街道支援核酸采样,忙碌至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自广州突发疫情以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继为广州市公安、黄码大学生加班加点验核酸,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也先后派出三批医护人员支援荔湾区核酸采样工作。

5月30日,接白云区政府任务,广中医一院快速反应,组织两批共120名医护人员,并准备充足物资,分赴白云区石井街8个区域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同一天,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也组织了60名医护人员,分别赶往白云区6个点,为当地群众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再次派出第八批医护人员共56人前往荔湾区东漖社区、西悦湾、芳园居社区等中风险地区支援核酸检测。同时由医院党委书记刘世明亲自带队,组成24人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海珠区保利社区增援核酸检测。

从5月26日截至30日,广医二院已派出八批超过300人前往荔湾区、海珠区等地支援核酸检测,完成核酸采样超7万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今日上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派出30名医护人员增援荔湾区裕安社区、西塱社区,为1.7万余名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5月30日下午3点,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100人核酸采集队在半小时内完成集结。这次紧急核酸采样任务的目的地是荔湾区东沙街,队伍将完成55000人次的采样。此外,还有天河区沙河街的采样任务。

致敬每一位守护者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lQKqu4MThD8WzRvhuU-9A
报道时间:2021-05-30